2、后期粗钢产量增长将有限
首先,从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0年和2011年是投资的高速释放器,2012年和2013年进入到低速投资期,自2013年12月开始进入到负增长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行业产能增加的重要指标。按照钢铁行业产能从建设到投放需要两年时间来计算,2015年产能增幅将大幅减少,2016年将是新增产能将再下一个台阶,后期钢铁行业的供需矛盾将逐渐缓解。
其次,环保压力逐渐增强,钢厂面对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需要增加环保投入,安装除尘、脱硫、脱销装置,吨钢环保成本将提高100元/吨左右,且高投资和运行高成本将会使很多小钢厂面临压力。
然后,行政措施来看,工信部7月底发布关于做好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指出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改、扩)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以往钢厂产能上“以大换小”的措施难以实施,且国家也难有对新的产能批准进入。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意味着明显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后期我国钢铁产能将难以继续增长。
最后,钢厂的资金压力增加,银行信贷对钢铁行业的收紧仍将延续,如今年山西海鑫、西林钢铁、川威钢铁、西城钢铁等,均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引发的问题。后期资金问题将成为制约中小民营钢企的重要问题,也将成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综合来看,钢铁产能增幅接近于停滞,长远来看对钢铁行业及钢价均是利好,有助于淘汰产能,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市场供给压力。
3、未来钢材需求趋于回升
从往常情况来看,在我国,大型基础建设项目通常在每届政府执政的第三年启动。2015年就是本届政府就任以来的第三年,因此,我们对于未来钢材的需求趋于乐观。
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一些领域的微刺激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不少产业整体下滑,工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因此不可能再大规模投入工业领域。而加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力度,不仅能满足部分交通拥挤的城市老百姓的出行需求,而且可以消化钢铁、水泥等产业过剩的产能,又能拉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成为目前加大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预计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今年四季度以来,发改委稳投资动作更加明显,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被集中批复,今年以来累计批复的基建项目投资额已接近1.6万亿元。我们判断,交通建设的加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拉动钢材的消费。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