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仓”或能解决跨境电商物流“痛点”
来源:现代物流报 | 作者:pro260dba | 发布时间: 2017-03-21 | 3162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5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跨境电商”作为政府工作重点被格外提出来,同时被提及的还有“海外仓”:“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

而在今年年初,商务部印发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设立海外仓储,推进B2B业务创新发展。

3月2日,“创新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发展”“打造新型服务贸易促进和交易平台”这样的类似要求,再次出现在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中。


诞生于2012年的找钢网是一家以撮合钢铁交易为主要运营模式的交易平台。公司目前在韩国、越南和迪拜都设有分公司、与当地企业发展合作仓库、从而布局“海外仓”的互联网平台,除了延续过去垂直行业的信息服务,还包括仓储、物流、加工、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找钢网国际电商总经理姚金鹤介绍道,目前找钢网将平台资源放到当地合作仓库,并进行统一管理。

姚金鹤介绍道,找钢网在帮助钢企做销售的同时,兼顾运输和仓储,即“一条龙”服务。这意味着,对海外环境并不熟悉的国内钢企,不需要投放人力去海外管理仓储和物流,只需要根据平台实时报价考虑当地库存以及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并进行售卖即可。

采访的多名海外仓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仓”的员工大多数为当地人。而对于国外团队和国内团队,要采用完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路。姚金鹤分析道,在当地建立“海外仓”,所有的当地分公司员工都是当地人,也可以更好融入当地环境和当地市场,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而销售价格更接近当地市场也可以有效规避贸易摩擦。

姚金鹤说,目前货运的出发地除了上海以外,更多的还是唐山、江阴、常熟等小港口,上海自贸区带给企业非常大的便利,但目前,不是中国所有的港口都有自贸区。他预计,假如在每一个海关关口都有同样的扶持政策,电商企业积极性将会随着物流便利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