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与展会
【论坛实录】冷链—物流领域的价值投资高地”——2016中国储运发展高峰论坛现场互动(一):冷链物流的发展前景
来源:中国储运杂志 2016年第08期 | 作者:pro260dba | 发布时间: 2016-08-17 | 894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主持人:恽绵

嘉宾: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 刘卫战

杭州传化货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愉

绿色物流集团总裁 金新明

 

   恽绵:易货嘀秦总,在您看来,冷链领域的发展会怎样?很多冷链领域的企业说不挣钱,挣钱太难。传统企业想进入冷链领域需要什么条件?

 

   秦愉:第一个问题关于冷链前景,以中国和日本的冷链作对比来看中国的冷链大有可为,这是宏观观点。城配的趋势是匹配垂直化,过去把城配当成一个行业,现在城配分成了很多分支。冷链就是其中高度垂直的分支之一,家居和家电类也是高度垂直,餐饮城配也是高度垂直,同样服装的城配也是。我认为冷链作为城配的一个分支非常有前途,目前冷链的垂直城配走在前端、对技术含量要求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冷链的城配化非常明显,也就说明冷链在中国落地越来越深入。

 

  恽绵:传化集团的易货嘀是否选择进入冷链?

 

  秦愉:是否进入一个新的品类要取决于几个点,一是行业趋势的发展是否快到爆发的临界点。二是团队是否有相应的人才储备,三是资金是否充足。我个人判断趋势已经到了,但是我们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我认为中国冷链专业人才的储备还不足以支持太多的冷链公司大范围爆发。

 

  恽绵:找不到更多的职业经理人来做这件事情?

 

  秦愉:对。

 

  刘卫战:冷链在2008年开始发力,我们也关注和讨论了冷链发展前景的市场。2010年,中国农业部门制订发展规划的时候,其中有几个数据给大家带来了误导。一个是数据里面关于未来市场的腐损率虽然没有错,但我们对比参数是欧美。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美国的冷冻冷藏率是95%,日本是90%,欧洲是80%,我们也要达到这些数字。但这个数据本身是错误的。我们参照这些为什么有误呢?因为要不要达到这个数值,一是取决于人口分布,以美国、日本为例都是人口高度城市化的国家,美国城镇化高达化95%,我国才达到56%。第二个数字,关于就近消费和消费习惯问题,我们不能轻易以美国、日本的冷链流通率或者是物流率为对比参数,在我看来这里存在着差异。

 

  当然,随着城市化数字的不断提升,人口的增长,收入水平也在提升,有利因素是存在的。但是上升的极限、比例有待考证,以广州为例,鱼类和肉类居民都是愿意买鲜的。在我们国家不必达到95%,冷藏冷链能力达到50%可能就够了。另一个极限数字就是土地,18亿亩的耕地包括生产猪肉、牛奶之类在内,这个数字是有限度的,比如蔬菜6万亿吨,同时我国肉类这些年总量增加很少甚至下降,未来有些资源不是无极限的。从目前看,冷链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不均衡,体现在产业链上,产业链的底端是果蔬,向上依次是肉类水产、速冻食品、快消品。所以说未来的发展,是占比最大的果蔬类,在我看来,近几年增长20%是合理的,但这个数据不会长期保持,这是未来发展需求的数字。

 

  对于企业进入冷链,在我看来首先区分涉农和药品。食品是开放性的,对于企业来讲是相对自由的市场。药品从研发、生产制药到流通、使用,都有严格监管,企业进入有非常高的门槛和规则,所以很少有企业进入医药物流领域,目前进入这个行业有两个,其中一个是中国邮政。

 

  金新明:对于冷链的发展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刚需。中国13、14亿的人口,传统行业特别是服装、皮鞋、眼镜、打火机等领域都在萎缩,需求大幅下降。但是冷链将会逐步增长,绿色集团近期在黑龙江有一个物流园区,涉及到两个冷链方面,包括冷藏蔬菜,用于冷链的库和车也是几倍增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以黑龙江一个客户为例,他饲养的本地猪肉卖80多元一斤,但是在上海卖没办法配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钱了讲究吃好的,这些都是未来个性化需求。

 

  关于什么企业能进入的问题,我觉得一个企业在短时期内做大不现实,因为需要人才储备同时需要管理配套。在我看来,螺丝钉也能发挥它的作用,哪怕企业只有三、五辆车,只要形成统一标准分工协同,也能够配送高端客户,这也是未来的趋势。

 

  恽绵:在您看来,进入冷链单靠自己的力量未必行,还要靠协同。刚才秦总提到人才团队的观点,我们应该先建立完整的人才团队才能进入这个新的领域,还是进入新的领域逼得我们不得不建团队,我现在不知道这两个方面哪个在前哪个在后?金总,您赞成哪个观点?

 

  金新明:我与上下游客户接触比较多,我们在寻找合作物流企业时,可能更多情况是,我们选择满意的,但最终做得不满意的多,只能先干,不满意时提供整改意见然后逐步规范。如果让他先把队伍建起来是不现实的,业务只能停在那里无法开展,所以只能是先干再逐步完善人才队伍。

 

  恽绵:干起来得有人先负责,不管是部门经理还是其它负责人,若是没有能力也是先在那儿干了再说吗?

 

  金新明:这很矛盾,宁缺毋滥。

 

  恽绵:对,要是一开始把市场干砸了就没机会了。刘总你认为呢?

 

  刘卫战:我个人认为是小步快跑,要先干。当然前期干的规模小,因为人才团队还没有做大。要建完全合理、理想的团队,在目前是不行的。

 

  恽绵:秦总,我有一个问题。我在一次论坛上接触一家物流企业,和易货嘀有些类似,也是一个平台,但是线下资源多一些,而且专门给医院的药房做配送。他介绍说他们的平台最大的价值是搞得定每一个药房的药剂师,知道他们各自的喜好。他提的问题是他们平台所拥有的这方面大数据有没有服务的意义?他所讲的是关于人的每一个习惯和客户的画像,用大数据画出来,他说这个东西有人要吗?对此,我有些担心,特别想听听您的观点,这种类型的数据您认为有用吗?

 

  秦愉:谈这个话题先要澄清一下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和大量的数据是两个概念。大数据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样本即总量,过去的很多调研都是样本调研,从一万人中抽查出一百个人,用一百个人代替一万人,因为技术有限只能这样运作。在大数据的场景,你有一万个用户就能看清一万个用户的特征,而不是把某个药剂师的数据拿出来,而是要看所有的数据。另外大数据关注的是用户的“腿”而不是“嘴”,因为很多时候被用户所骗,不是故意被骗,是他本身也不知道要什么。你监测的是大数据下的“行为”,以淘宝大数据为例,监测淘宝用户习惯浏览屏幕先看哪里后看哪里,在哪个地方停留最久。所以大数据第二个特征看的是用户行为而不是说什么。大数据的第三个特征是多维度而不是单一维度,可能通过几百、上千个行业才能实现。除去这三个特征,其他数据再大都不是大数据而是大量的数据。

 

  恽绵:这种用户行为有商业价值吗?

 

  秦愉:当然有啊。

 

  恽绵:会侵犯隐私吗?

 

  秦愉:不会。这个问题原来很多人问我在淘宝上买了那么多的东西会不会留痕迹,大数据看的是海量行为,你的行为是隐含在一个用户里面,不是看你一个人的行为,所以不要担心。

 

  恽绵:从冷链发展趋势看,秦总说发展趋势好,表现为垂直化发展。未来的冷链发展垂直化是一个趋势,不会有企业又运菜又运药。刘总认为冷链业务要发展但是企业不要太激进,因为不能以美国90%的果蔬食品冷链比例与中国相提并论,5年以后20%的增长靠谱,太多就不可能。金总同意刘总的观点认为冷链逐步增长,而且呼应了秦总的观点个性化发展。

 

  对于什么样的企业能进入这个领域呢?秦总的观点非常明确,认为互联网思维更加具有逻辑性,第一,你进来的时机对不对,市场爆发点到了没有。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是企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除非是马云和马化腾真的是几十个亿往里面砸,那可能砸出燃烧点。第二,人才团队,不管是先有团队后有团队,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团队即使没有也要组建起来,如果你的能力不够,你从小里做,你组建很强的团队就从大里做,但都要能力和业务相匹配。我的经验是,没有能力不会往上走,不然你干砸了一票,会把所有生意都砸掉,第三个是资本。对此金总和秦总的观点完全呼应,没有资本不行,光有资本也不行。所以冯仑一直说资本是春药,没有不行有了太多也不行。这是资本的角度,资本除了帮助你也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关键要像刘强东学习,拿到任何资本但不放弃任何话语权。刘总提了发展方向是明确我们在做的事,看明白自身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所有的这些事情需要小步快跑去做事。金总刚才强调,一个是做资本,一个是协同的事情。金总认为冷链行业发展单靠自己做不大,需要仓库物流一起干。我很赞同金总的观点。最后秦总为我们普及了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据是真实的数据,从现在数据互联网变成行业互联网。再就是数据多维度,做决策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大数据,企业有很多的数据但是很多未被利用。(本文刊发于《中国储运》2016.8,转载及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