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需求疲软有所改善

8月份,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两连升至39.9%,较7月份上升3.3个百分点,显示出终端及钢贸商的采购意愿有所增强,钢厂接单量逐渐增加。但该指数已连续14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反映出当前钢铁市场终端需求整体持续呈现收缩态势,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数据仍在恶化,行业去库存压力不减,而汽车制造和家电产销市场也面临多年未见的消退态势。

从市场来看,8月份在基建开工增多带动下,终端需求环比继续小幅改善,但总体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西本新干线监测的农历6月(2015.7.16-2015.8.13)销量环比增加2.14%,同比下降16.07%。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增速比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创2001年以来最低。房地产、基建、制造业三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值得一提的是,1-7月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的住宅投资同比增速出现2014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商品房销售持续回暖。此外,1-7月份固定资产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分别增长6.8%和0.5%,增速比1-6月份分别提高0.5和0.4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升。显示当前下游行业资金情况总体略有改善,对钢材的有效需求也低位小幅回升。

图3:2004-2015农历年沪上建筑钢材销量走势图

本月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下降,但仍处50%的临界点上方,为54.5%,较上月微降1.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该指数显示随着外需形势改善以及国内外价差优势继续保持,当前钢厂出口接单情况保持不错,后期我国钢材出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7月我国出口钢材973万吨,较上月增加84万吨,同比增长20.7%,为2015年出口第二高水平;1-7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13万吨,同比增长26.6%。

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值为51.0,与前值持平,自2012年12月以来,全球制造业一直处于扩张状态。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终值52.4,与6月份的逾一年高点基本持平,略好于预期的52.2。另据Markit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美国7月制造业PMI终值确认终止连降三个月,由6月所创20个月低位53.6,回升至53.8。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整体制造业表现较为良好,对我国钢材的进口贡献力度将持续保持较好的增速。此外,8月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即期汇率贬值2.61%,2015年累计跌幅达2.70%。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当日报6.3893,8月贬值4.26%,2015年累计下跌4.23%。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渐增强,人民币汇率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人民币贬值了,我国钢材在国际市场更具价格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当下,国内钢材需求持续疲软,而供应增速难以迅速掉头的情况下,部分有条件的企业将会瞄准出口增加出口量,缓解国内供应过剩的局面,预计8、9月份国内钢材出口量将继续维持高位。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