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近期我国钢材出口形势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或将抑制国内钢材出口增速,一是部分主要出口目的国对主要出口品种纷纷实行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或调查;二是各钢材进口国目前整体供给较为充裕,高库存水平导致进口资源流入难度加大。

图4:2014年以来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变化情况

三、“去库存化”初见成效

8月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跌落至50%以下的收缩区间之内,为49.8%,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是2014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该指数的变化情况预示着,在钢厂供应减少以及订单增加的局面下,钢厂库存正在下降,后期库存压力有望逐渐缓解。据中钢协数据显示,8月中旬末重点企业库存1544.57万吨,较8月上旬末下降0.41%,较7月中旬末下降7.15%,为最近三个月的最低水平。

从主要品种的社会库存看,据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064.8万吨,连续第八周下降,较7月末减少109.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3.42%。

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全国钢材市场库存降低165万吨,钢厂库存增加20万吨,市场库存和钢厂库存合计较去年同期降低145万吨,而上月为增加100万吨。可见钢厂与市场总计库存在经过6、7月份连续两月同比增加后,8月份再度转为下降,显示出市场供应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整体“去库存化”初见成效。

图5:2014年以来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变化情况

四、原料成本有所走强

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在两连降后,本月触底反弹,当月较7月份大幅回升16.0个百分点至48.2%,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点。该指数触底反弹,显示当前钢市成本重心有所上升,原料对钢价的支撑力度有所增强。不过该指数仍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显示当前原料市场仍处弱势,尚难以对钢价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

从复产补库到阅兵限产,从人民币贬值到央行再度双降,8月份国内原料市场多空交织,价格总体先涨后跌。其中钢坯价格上半月一度创下半年以来新高,废钢市场涨势更为强劲,但下半月均重回下跌通道。整体来看,钢价的成本支撑有微幅的抬升,但仍旧偏弱。根据西本新干线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唐山地区普碳方坯价格为1710元/吨,月环比下跌130元/吨;江苏地区废钢价格为1470元/吨,月环比上涨110元/吨;山西地区焦炭价格为630元/吨,月环比下跌40元/吨;唐山地区66%品味干基铁矿石价格为570元/吨,月环比上涨5元/吨。与此同时,品位62%普氏铁矿石指数为56.25美元/吨,月环比上涨1美元/吨。

协会动态